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封尘的吉他

今天实在闷得发慌空虚得迫切需要某种事物滋养心灵。

情绪冲达顶端的时候,我平静地拿起指甲剪,仔细地剪那有如岁月般长的指甲。

接着,我到杂物箱堆积处努力翻找。

庆幸不需要太久,就找到了。

对,吉他调音器。

躲进房里,弹着 C chord,指尖隐约感到疼痛。(可见我多久没按弦了)

带着一股冲劲儿上网翻简谱。

弹了一首马马虎虎的《梦中的婚礼》。

啊,这种被音乐滋养的感觉,真好。

***

还记得,那时候新手上路,必须忍着指尖的痛,习惯指尖的茧,练习着每一个看似容易的chord.

虽然一年前我选择放弃,可是我不曾忘记,当时候忍着疼痛练习的热情与坚持。

因为木吉他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只有辛勤练习才能够弹出动听的乐章。

虽然现在的我还是把那些豆芽给忘了(所以才会上网找简谱),可是依然可以从木吉他和音乐找到愉悦,这对我已经很足够了。

木吉他,绝对是我五年半学院生活里精彩的回忆。

***

从开始到现在的那一把木吉他。


Thursday, January 9, 2014

从“准教师”到“教师”

若无意外,十日后,我将要被调派到华小成为正式教师了。

在师范学院接受了五年半教师专业培训的我,快要成为一位正式教师了。我想,这应该表示:毕业了,长大了,该醒来了。从此以后,你就要学会应付教师的忙碌工作,而不再是一个无忧无虑可以在上课时偶尔发个白日梦的学院生了。(似乎,也失去了犯错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承担的不只是工作压力,得背负起社会压力之余,还得给自己的良心一个好交代即不误人子弟。

为获调派感到兴奋,亦感到担心。担心教育的热忱会随着无情的岁月逐渐消减,或被现实磨灭,以致忘了最初的自己。这事儿可不是不可能的,别笑我傻,我可是认真的。

这五年半里,我对这一个行业从期待 --> 抗拒 --> 麻木 --> 接受 --> 发奋,在这一个过程中起起落落,也成长了许多。现在,既然已坚定了走这一条教育之路的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挫折或百般刁难或失望透顶的时候,我允许自己可以感到难过,但也期许自己可以从容淡定地分析处理,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做好本分,莫忘初衷。


给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加油吧!

让我们携手共创教育新气象!

Tuesday, January 7, 2014

《教育可以不一样》读后感


日前拜读了陈诗蓉讲师撰写的《教育可以不一样》。

“这本书主要透过妈妈的视角书写三个孩子在跨国转学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冲击,从中比照东西方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反映我国的教育问题。”——陈诗蓉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细腻的文笔叙述,让我从中知道捷克的国际学校是怎么上学的,还让我羡慕起来怎么人家开放式的教育这么棒这么好玩儿。例如,人家的学校有各班级的衣帽间,没有周会,而且还有很多像嘉年华会的活动和户外活动。

我真的好羡慕。因为我的学习过程并不好玩儿,就是为了考好成绩而读书。说实在,课本教材的世界何其小,外面的世界何其大。既然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效果较好,难道我们还要在课堂里引导学生瞎模拟瞎想象?教学方法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我不质疑教师的用心,只是我以为在赶课程的同时,教师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想一想,给枯燥的教材来点儿情趣。

我当过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而且我也很爱一边上课一边发白日梦。如果把自己放在自己的课堂里,我或许也会睡着。因此,此文并不是指责别人的意思。只是,既然有此省思,我就应当写下来时刻提醒即将执教的自己:别把小孩子的学习兴趣扼杀掉,然后才来埋怨他们上课不专心懒惰学习不交功课教了又错改了又错。(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啊)

另外,书中另一段文也吸引了我给标示起来:

“我发现捷克的老师并不倾向教育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我们得做一个怎样的人,而是直接摆事实,引导孩子去感受,去思考,去找出意义。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不这样,又将承担怎么样的后果?老大在最近的一篇英文作文里写到他敬爱的Jason老师时,是这么说的:He teaches us to think in life, not just things in life.”——《教育可以不一样》第118页。

这是给我国教育的一种反思、借鉴、参考。因为“我们应该怎样,得做一个怎样的人”在我从小到大甚至是在我实习的课堂里太熟悉了!考道德的时候会在扶老太太过马路的图片打勾勾,可我实际上从未做过。课堂上教我们要环保,可我从没实践环保精神。我们是教会了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可是我们似乎在育人这一块还做得不够。要知道,教出“有知识”的孩子,可未必能够培养出“会生活”的孩子啊。

若把我国的教育制度比喻成贫瘠的土地,花儿比作兼具德智体群美的孩子,我们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一朵盛开的花儿吗?

制度一时半刻不能改,可是播种人的心态和实践方式可以变通。

所以给还未被浇熄热忱的自己加油吧!在用心教育的火苗熄灭之前,读一读这本书,给自己失望的心灵一点滋养。

因为,教育真的可以不一样。